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我不太理解為什麼要在高速公路的充電樁等一兩個小時,如果願意下高速,五公里內大都能找到空閑的充電樁。”說起假期充電,Model Y車主高先生頗有心得,作為常年自駕的“老司機”,每逢小長假,他都會在車友群分享“下高速補能”的經驗。
國慶假期出行高峰期間,不少網友通過社交平台反饋,9月30日晚間至10月1日凌晨,在進出北京、杭州、武漢、長沙以及廣州、深圳等熱門城市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內,新能源車充電樁前出現了長時間排隊現象,等待時長在1至4小時。
為應對充電擁堵、避免現場秩序混亂,多個服務區的充電樁工作人員已啟動排隊叫號機制,引導車輛有序等候。據部分服務區工作人員介紹,國慶假期期間,他們均安排了專人值守在充電區域,一方面協助新能源車駕駛員規範排隊,另一方面也會對充電時長和電量進行適度管控,“通常會建議車主充電至80%左右即可,單次充電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上下,以此提高充電樁的使用效率,減少後續車輛的等待時間。”
在9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介紹,自駕仍然是這次國慶中秋假期出行的主要方式。據預測,自駕出行將達到18.7億人次,占出行總量的八成左右。高峰時段,高速公路車流量可能會突破日均700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有可能會達到1400萬輛。

國家電網預測,國慶中秋假期的出行充電高峰將集中在9月30日至10月1日和10月6日至7日。從區域看,預計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高速公路充電量將創歷史新高。從高速公路看,瀋海高速、長深高速和京滬高速的新能源充電樁最為繁忙。
就“十一”假期新能源車高速充電排隊問題,李揚回應稱,交通運輸部門對全國最繁忙的充電服務區進行梳理,要求這些服務區“一區一策”提升充電服務能力。
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充電服務網絡
如今,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覆蓋最廣、類型最全的充電服務網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中平在2025中國汽車充換電生態大會上透露,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槍)總量達1734.8萬個,換電站4946座。
為了應對國慶假期的充電高峰,不少準備工作也已經完成。“最近我到有些省份調研,特意看了服務區,有的增加了充電樁,有的增加了移動充電設施。”李揚表示,針對高速公路擁堵、新能源車充電長時間排隊等問題,交通運輸部“一段一策”做好公路疏堵保暢,“一區一策”提升服務區充電服務保障能力。對於最容易出現長時間擁堵的路段,都制定了專項措施。
今年國慶前,多地服務區已提前布局充電服務升級。如河南省交投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在京港澳、大廣、連霍等省內重點高速的60多對服務區內,新增投運超過1400根充電槍,重點服務區均配備有超充樁,全省高速超充骨幹網基本形成,部分服務區採用華為全液冷超充技術最高充電功率可達600kW,實現 “一杯咖啡時間滿電出發”。
在城市端,充電網絡建設同樣成效顯著。上半年,深圳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57座、充電樁超48.7萬個,並在全球率先實現超充站、充電槍數量全面超過加油站、加油槍。在深圳,電動車充電功率率先進入兆瓦時代。今年年初,比亞迪正式發布“兆瓦閃充”技術,最高峰值充電速度可實現1秒2公里,5分鐘充電407公里,在補能速度上真正實現“油電同速”。
此外,廣州、重慶、福州、烏魯木齊等城市也在推進“超充之城” 建設,其中烏魯木齊計劃年底建成300座超充站,在主城區形成3公里 “超充圈”,實現城市面狀、公路線狀、農村點狀的超充網絡覆蓋。
在政策支撐層面,我國已建立起多層次、全維度的政策體系。從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我國充電樁發展持續從“夠用”向“好用”邁進。“‘十四五’期間,我國充電網絡建設成效顯著,每5輛新能源汽車即配套2個充電樁,切實解決了群眾‘充電難’的問題,讓老百姓充電更省心、出行更安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執行秘書長鄒朋表示。
“2025年底公共充電設施年充電量將達800億度,相當於三峽水電年發電量。”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CTO陳思表示,所有車輛充滿再放電,總量接近一個三峽水電的年發電體量,車網互動將是未來重要發展趨勢。
充電困擾,為何依舊存在?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秘書長王耀指出,行業面臨“內卷式” 競爭、設施利用率不均、車網互動落地難等問題,部分車主仍遇充電困擾。

據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交能融合領銜專家陸旭東介紹,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覆蓋率接近100%,服務區樁數量達6.6萬個,但僅佔全國充電樁總量的不足1%。
陸旭東直言,目前十一等節假日在高速公路確實還會面臨充電難的痛點問題。“高速公路服務的對象發生了變化,過去大部分是油車,現在路上跑的車百分之二十左右是電車。”在陸旭東看來,針對這樣的變化,高速公路服務設施也應該提升服務能力。高速公路使用場景更需要大功率充電設備,用戶對於充電速度的要求更高,對充電價格敏感度相對不高。
“在車流高峰應急引導方面,每逢春節、國慶等重大節假日,我們聯合上級公司一起啟動‘全員下沉提槍充電’機制,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全面進駐車流量大、充電需求集中的高速服務區引導充電。”據湖北交投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新元介紹,可以通過動態設置SOC充電上限,縮短車輛充電時長,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有效利用充電資源,緩解車輛擁堵;另一方面主動為車主提供充電導航服務,通過發放“下一站點充電指引卡”,清晰標註下一個服務區或高速出口附近的充電樁分佈、實時空閑數量等信息,有效分流車流,緩解熱門站點的充電壓力。“同時,我們還針對情緒激動的司機發放小額充電費抵扣券。”邱新元說。
“高速服務區節假日期間,車流潮汐現象非常突出。”領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強提出了柔性直流互聯設備的方案。“因為高速服務區都是成對的,潮汐現象是在節假日初期以出城方向車輛居多,在節假日末期,則是回程車輛密集,在這兩個不同的時期充電和能源壓力有明顯的潮汐現象。柔直互聯可以把服務區兩端電力容量進行互聯,利用兩邊的設備在潮汐現象中互濟,這樣的解決方案能夠有效地減少一部分對電力的需求,尤其在供電薄弱的高速公路場景下。”
陸旭東還表示,我國現有高速公路服務區超8000個,收費站密度更高,部分經濟發達省份達10公里一個,密度為服務區的4—5倍。當前新能源車下鄉進程中,一些欠發達地區鄉鎮面臨電力、變壓器資源不足的問題。而傳統收費站具備較好電力基礎,且隨着ETC普及,原有設計下的土地資源出現富餘。因此,推動收費站向開放式轉型,打造集儲能、光伏、充電於一體的綜合能源站,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今年國慶假期,你在高速公路上排隊充電了嗎?
作者:劉珊珊
編輯:鄭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