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研報虎)
公司總覽:經營穩健的全球縫製設備領軍企業
公司是全球智能化服裝成套裝備行業產銷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公司主營業務產品包括智能工業縫紉機、智能裁床、智能鋪布機等工業用縫前縫中設備,戰略布局各類智能高端產品。在全球擁有8000多家經銷商,營銷網絡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營業收入隨行業周期性變動波動增長,毛利率及凈利率水平近年來穩步提升。工業縫製机械設備行業具有一定周期性波動,公司營業收入隨行業變動情況波動增長,18-24年公司營收CAGR達6.61%,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60.94億元,同比增長15.11%。公司毛利率及凈利率自2021年觸底后持續恢復,2024年毛利率達32.76%,同比+4.34pct,2025H1繼續提升至34.07%,主要系公司整體規模效應及產品結構變化所致。工業縫紉機產品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營收佔比維持80%以上。從股權結構來看,公司為家族控制企業,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高,股權結構穩定。
行業層面:縫製設備應用廣泛,出口+自動化智能化驅動行業持續增長
1)縫製設備行業運行整體平穩,出口增速亮眼。縫製机械行業以生產縫紉機為主,廣泛應用於鞋帽、箱包、皮革玩具等需要裁剪、縫合和裝飾等領域,是我國輕工業的重要構成部分。受下游用戶對產品購置及產品升級需求影響,工業縫紉機行業呈現一定周期性波動特徵,2024年我國工業縫紉機產量回升,2024年產量達685萬台同比+22.3%。分內外銷來看,2025H1工業縫紉機行業內銷下滑,需求提質升級,受益於區域性需求提升行業出口增速亮眼。受產業轉移、關稅政策及部分區域消費回暖影響,海外鞋服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海外市場需求釋放拉升我國縫製設備出口提升,分國家來看,印度仍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縫製設備出口市場,2025H1行業前六大出口市場出口額同比呈現30%以上大幅增長。
2)行業產品向高端化、自動化發展,國產產品競爭力提升。隨全球製造業向智能製造加速邁進,以及自動化控制、物聯網、AI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技術不斷演進,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是縫紉機產業未來重要發展趨勢。從縫製設備出口產品價格來看,受益於產品結構升級,大部分縫製机械產品出口均價呈上升態勢,2025H1我國縫製机械設備出口均價達336.1美元/台,同比+5.08%。全球縫紉機市場競爭激烈,競爭主要存在於日本跨國企業及本土領先企業,日本企業目前仍掌握高端工業縫紉機核心技術,國內企業通過持續研發投入逐步向高端滲透,以傑克科技為首的中國企業市佔率持續提升。
公司分析:內穩外拓,公司競爭力有望持續提升
1)深耕主業,成套智聯產品彰顯解決方案實力。工業縫紉機行業產業鏈協同加速,產品成套智聯走向全面應用。公司是集成PDM、APS等智能製造軟件系統及服裝面輔料智能倉儲、智能剪裁等軟硬件為一體的服裝智能製造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提升客戶粘性及行業競爭力。
2)研發持續高投入,推動產品更新換代聚焦核心爆品。公司研發持續高投入,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達4.88億元,同比+23.67%,研發創新實力強勁,在技術與產品層面加速突破。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聚焦核心單品解決客戶痛點,推出快反王2、過梗王、快反王等多款核心爆品,成為公司拉動增長主引擎之一。核心爆品的推出也帶動公司整體高端化及智能化轉型,產品結構變化推升公司產品單價進一步提高,帶動公司毛利率穩步提升。
3)AI人工智能場景化應用提速,人形機器人及AI縫紉機等進一步打開向上空間。工業縫紉機行業自動化及智能化發展提速,公司布局戰略性新興產品,預計2026年下半年發布人形機器人,加快智能高端產品在服裝產業的批量化應用。
4)全球化戰略縱深推進,海外市場持續突破。行業下游鞋服產業轉移,海外市場增長空間廣闊,公司推動“產品+渠道+大客戶”三線突破,深化海外本土化運營,持續突破海外市場。2025年上半年,公司外銷收入達17.85億元,同比+22.8%,公司海外毛利率近年來也持續增長,彰顯公司海外市場開拓成效顯著。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我們預測公司2025-202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67.37/79.64/87.8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9/11.83/13.54億元,以當前總股本計算的EPS為2.08/2.48/2.84元。公司當前股價對2025-2027年預測EPS的PE倍數分別為22.9/19.2/16.7倍。
公司所處申萬行業分類為机械設備-專用設備-紡織服裝設備類,此細分品類包含公司總計12家,剔除其中缺少估值預測的公司,我們選取剩餘4家公司作為可比公司,25-27年可比公司PE均值為29.4/24.4/20.4。
考慮公司作為我國縫製設備領先企業,研發實力強勁,出口+AI+人形機器人助力市場持續外拓,公司有望憑藉技術及管理優勢持續擴張市場,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行業與市場風險,公司經營及經銷商風險,出口風險及匯率波動風險,固定成本逐步提升風險,颱風等自然災害風險,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產品研發風險,產能擴張不及預期風險,業務擴張不及預期風險,應收賬款回收不及時導致壞賬風險,存貨跌價風險,部分原材料供應及價格波動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投資收益波動風險,核心技術人員流動風險,研究數據更新不及時,不能及時显示企業變動風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