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假期首個交易日,港股市場迎來“開門紅”,科技板塊成為引領市場上漲的重要力量。
10月2日,港股三大指數高開高走。其中,恒生指數漲超431點,並突破27000點關口,創下年內新高,當日漲幅達1.61%;恒生科技指數表現更為強勁,當日收漲3.36%,盤中創年內新高;恒生國企指數當日也上漲1.77%。
盤面上,半導體、電氣設備、有色金屬以及生物醫藥等行業領漲,地產、食品飲料板塊領跌。個股方面,寧德時代(03750.HK)、紫金黃金國際(02259.HK)、華虹半導體(01347.HK)等多隻股票,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其中寧德時代收漲5.95%,報605.5港元。此外,多隻熱門科技股漲幅亮眼,中芯國際(00981.HK)漲12.7%,快手-W(01024.HK)漲8.57%,阿里巴巴-W(09988.HK)、騰訊控股(00700.HK)均漲超2%。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向時代財經指出,A股和港股現在已經開啟了一輪牛市行情,而這輪行情是由政策面和資金面共同推動的,居民儲蓄、險資等資金陸續入市將進一步推升市場表現。
對於港股後市走勢,部分機構觀點認為短期可能回調,但長期仍保持樂觀。華泰證券提示,2010年以來港股國慶后首日回調概率超50%,需警惕短期獲利回吐壓力;星展銀行則將恒生指數12個月目標從26000點上調至28000點。
板塊多點爆發,科技股與半導體成焦點
10月2日作為港股第四季度首個交易日,市場延續節前強勢高開高走。
截至當日收盤,恒生指數報27287.12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61%,不僅突破市場關注的27000點關鍵關口,更創下2025年以來的最高收盤點位,年內漲幅超36%;恒生科技指數表現更為亮眼,全天漲幅攀升至3.36%,收報6682.86點,年內漲幅近50%;恒生國企指數也上漲1.77%,報9724.38點。
板塊上來看,半導體、電氣設備、有色金屬、生物醫藥等板塊漲幅居前;房地產、耐用消費品、交通運輸等板塊跌幅居前。
科技板塊是資金重點配置領域,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等科技龍頭成交活躍度居前,當日成交額分別為175.73億港元、116.02億港元。阿里巴巴-W收漲3.45%,市值突破3.49萬億港元;騰訊控股漲2.04%,收報676.5港元,盤中一度觸及683港元創近年新高。此外,百度集團-SW(09888.HK)、小米集團-W(01810.HK)等科技股漲幅均超3%。
楊德龍向時代財經指出,科技股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有望寫入“十五五”規劃內容,投資者對科技創新股票的前景預期积極樂觀,這也帶動了人工智能相關股票上漲。從政策支持和科技進步兩個方面,共同支撐了科技股的持續上漲。
此外,受AI算力需求激增與國產替代深化驅動,半導體板塊表現尤為突出。當日,中芯國際收漲12.7%報89.65港元,盤中股價觸及90.35港元歷史新高;華虹半導體收漲7.13%,股價創歷史新高,年內累計漲幅近296%。消息面上,國內大模型廠商與芯片企業合作深化,疊加 AI 基礎設施需求爆發,推動半導體板塊估值修復。
“AI離不開高端芯片。我國在芯片半導體方面加大投入,推進國產替代,一些龍頭企業紛紛發力。今年股價大幅上漲,形成很強的賺錢效應。芯片半導體板塊依然是今年四季度可以關注的方向。”楊德龍向時代財經表示。
貴金屬板塊方面,受美聯儲降息預期強化及國際金價飆升至近3900 美元/盎司創紀錄等因素影響,黃金股走強。中國白銀集團(00815.HK)漲30.19%,潼關黃金(00340.HK)、紫金黃金國際均漲超10%。
國慶“日曆效應”延續,節后首日回調風險需警惕
業內人士向時代財經指出,此次港股國慶首個交易日的上漲行情,並非偶然現象,而是對歷史“日曆效應”的延續。
華泰證券近期研報显示,2010年以來,恒生指數在國慶期間的上漲概率高達86.7%,漲幅中位數為2.1%,高於五一長假表現。港股在國慶期間呈現明顯的“節前防禦-節中上漲-節后切換”規律,節前南向資金大幅流入消費及防禦板塊,節中市場普漲,成長和消費板塊領漲。
華泰證券分析表示,若市場本身處於上升趨勢中,國慶“日曆效應”更為顯著。2014-2015、2016-2018、2021-2022、2024年的國慶期間,恆指漲跌幅中位數與上漲概率分別達到2.8%、87.5%。
不過,歷史數據同時提示短期風險,國慶假期結束后首日港股回調概率較高。華泰證券指出,2010年以來,節后第一天港股傾向於下跌(上漲概率未超過50%)。“節后當天大多回撤、風格再度切換至防禦,一周內‘日曆效應’消散。”
據時代財經梳理,以2024年為例,當年國慶后首日恆指上漲6.2%,節后首日便回調9.41%,恒生科技指數更是回調12.82%,印證了這一風險。
某公募基金港股投資經理向時代財經表示,當前港股科技板塊短期漲幅已較為顯著,部分個股估值修復至合理區間,節后首日若市場出現放量滯漲,投資者可適當降低倉位,規避短期回調壓力。
儘管短期存在回調風險,但多家機構對2025年下半年港股市場仍持樂觀態度。其中,星展銀行重申對港股長期樂觀看法,雖短期存在獲利回吐壓力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但恆指估值在流動性帶動的全球升市中變得更具吸引力。基於2025-2026年盈利預測調整(分別為- 2.2%、12.1%)及估值倍數上調至13倍,將恆指12個月目標價從26000點大幅上調至28000點,同時指出香港IPO活躍將改善市場結構,吸引全球長線資金。
上述投資經理向時代財經分析,長期來看,港股市場的表現與國內經濟走勢、全球流動性等因素密切相關。當前國內經濟處於溫和復蘇階段,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偏寬鬆,外部環境不確定性降低,這些因素都將為港股長期走勢提供支撐。
(文章來源:時代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