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證固收.利率】政策意圖的差異及當前的機會

投資要點

今年長債的兩次調整均與資金面直接相關:4月中旬央行宣布定向降准后資金面反而持續緊張以及8月上旬資金面極度寬鬆后開始修正都造成長債調整。

前三次降准並未使得資金面形成持續的寬鬆預期,但對市場的節奏有明顯影響。這次降准結合此前央行的一系列動作,儘管也存在對衝風險的目標,但對資金面的意義與前幾次有顯著的不同。

央行的操作指向短期資金面的穩定性,這對當前債市而言是最大的確定性。債市的機會有多大,則需要關注基本面和估值的情況。落地到策略上,在資金面穩定、曲線陡峭提供估值保護的情況下,又有基本面可能明顯下行的邊際變化,長債的機會其實是相對確定的。當然,現在交易盤普遍倉位不低,且年底有兌現收益的訴求。如果沒有配置資金的參与,空間不一定能夠打開,不排除長債在當前位置上繼續磨,但無論是隨着時間推移投資者逐漸考慮明年的資產配置,抑或地產銷售的加速下行,均有利於長債出現明顯的行情。信用方面,當前仍是中高等級、中短久期票息至上的思路,畢竟資金穩定和信用風險被定價的組合仍會持續。

風險提示:基本面變化超預期;監管政策超預期

報告正文

今年長債的兩次調整

長債兩次調整,均與資金面變化直接相關。

自1月下旬以來,利率債開啟了一波牛市行情。行情的核心驅動因素無疑是基本面壓力不斷體現,經濟下行。但從直接因素上看,資金面的變化對於行情節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牛市啟動以來,長債的調整一共發生兩次,分別在4月中旬和8月上旬階段性低點后開始調整。具體而言:

1)4月17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成為此前10年國開利率下行超過50bp行情的重要助推,當日10年國開活躍券180205下行20bp接近4.3%左右。但由於後續資金面的持續緊張,市場一度戲言 “降准降出錢荒的感覺”,債市反而開始持續調整,長債收益率在5月中旬回到降准前的狀態。

2)8月8日,R001降至1.45%的低點,8月3日、6日、7日上海國際貨幣經紀資金面情緒指數日內均出現過25的情況(意味着資金面極度寬鬆),25是該指數年內最低讀數,資金預期極度樂觀。而後資金面出現修正,資金利率持續上行,並有定向正回購、窗口指導等傳聞,R001在8月中旬回到2.5%以上。10年利率債也出現了20bp的調整,回到6月中旬的水平。

簡言之,4月降准后,資金面反而明顯收緊;而8月則是資金面預期過於樂觀,資金利率達到較低狀態,而後出現矯正的情況。而之所以資金面超預期收緊,是市場對央行政策意圖判斷出現失誤的體現。而當前,市場對於中美利差的問題關注較高,而其關鍵點恰恰在於央行的選擇和意圖。

政策意圖和市場表現

前三次降准並未使得資金面持續的寬鬆預期,但對市場的節奏有明顯影響。

今年以來,資金面是相對寬鬆的,寬貨幣或者穩貨幣是在年初就確立的政策取向。顯然每個季度的一次降準是重要的信號。但事實上,幾次降準的目的是和政策目標也有不同,所以央行在配套政策和資金面的表現也有差異:

1)1月17日,央行宣布1月25日執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這次降准實際上在2017年9月便已經確定,但由於1月份資金面持續緊張,這次降准落地的時間點略早於預期。而最終釋放資金約4500億元。

除了降准,還有CRA配合,保證了春節期間的流動性平穩。從資金面來看,降准后,資金利率明顯回落,情緒指數也回到50以內,但3M Shibor利率在此期間並無明顯變化。落地到債市,1月10年國開延續調整,活躍券利率一度到5.1以上,期限利差跨年後迅速走擴,而後維持在80bp高位震蕩。從2月初長債牛市開啟,初期10-1期限利差快速壓縮20bp,此後呈平坦化下移。

從政策意圖看,此次稍有提前的降准更多的針對短期流動性壓力,央行尚未釋放明確的信號,投資者對後續資金面其實仍存在擔憂。而債市走強的直接推動因素是美股大幅調整帶來的風險偏好下降,曲線呈牛平狀態。

2)4月17日,央行宣布4月25日置換MLF採取定向降准。儘管MLF置換確實有必要,但從考慮到宣布時間在周中且與中興事件同步,此次還可能有穩定市場預期的目的。

這次降准后,資金面意外收緊,R007在4月下旬一度超過6%,而情緒指數觸及80以上的極緊狀態。有意思的是,此期間中期資金利率3M Shibor穩定下行。就債市而言,降准宣布當日收益率大幅下行,結果成為階段性低點,牛市后第一次調整開始醞釀。10年國開調整20bp,回到降准前4.5%以上的水平。而國開10-1利差也出現先壓縮再走擴的情況,走勢基本與10債一致。之所以如此,是由於短端對資金更敏感,快速調整,曲線一度走平。但進入5月資金面明顯轉松,3M Shibor也持續下行,短端企穩,長端的繼續調整使得曲線走擴。

這次降準的目的顯然不是資金面,而後續的資金緊張似乎是對投資者發出信號不要錯判政策意圖,而市場也是經歷了一波過山車行情。

3)6月24日,央行宣布7月5日針對債轉股和支持小微進行定向降准。這次降准其實有頗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本來進入6月,市場期待像4月一樣置換降准,但6月6日續作了部分MLF、6月19日投放MLF,基本打消了市場的降准預期。但在下旬出現降准,有超預期的成分,而且在央行宣布前,有媒體在22日報道稱將儘快落地降准。

此次降准前資金面本就相對寬鬆,但存在季末的擾動,進入7月,資金利率快速下行,3M Shibor利率也加速下行。而債市在降准前對半年度資金面還存在擔心,短端被壓制,長債下行導致曲線變平。而隨着跨季資金寬鬆的確認,債市呈牛陡走勢,國開10-1期限利差一度回到130bp以上。

而這次降準的背後是股市的持續調整,6月19日外部壓力下股市調整幅度較深。雖然時間點上推遲到周末宣布,但此次降准仍有穩定預期降低風險的目的。

前三次降準時政策去槓桿、緊信用的基調還未出現明顯的調整,降准本身可能存在其他目標,而央行也強調政策的穩健性。甚至在4月出現降准后資金顯著收緊的情況。

近期的降准結合此前一系列操作,穩定資金面成重要目標。

10月7日,央行宣布置換MLF定向降准,估計釋放資金約7500億。事實上,此次降准市場有預期,在國慶前也有一定傳言,但落地的時點在假期最後一天,指向可能存在對沖外部壓力的目的。

關於這次降准,需要從7月23日寬信用確立說起:

7月下旬政策轉向後,顯然寬貨幣作為條件會進一步強化,也更容易操作,而寬信用則需要時間,特別是未放鬆地產的情況下,更是不易。資金面出現超預期的寬鬆,隔夜資金利率一度降至1.5%以下,市場透支資金面。而後由於匯率壓力等因素,在“指導”下,短端資金利率回到2.5%左右的平台,而3M Shibor維持在3%以下位置。相應地,債市也出現一波調整,10年國開調整20bp以上,期限利差從高位有所壓縮,但仍維持在較高位置。

而8月至今央行有一系列動作,1)8月6日,將外匯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 ;2)8月2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行重啟“逆周期因子”;3)9月17日超預期投放MLF2650億MLF;4)9月19日啟動在港發行離岸央票;5)9月27日未跟隨聯儲加息;6)10月7日宣布置換MLF降准。這一連串的動作表明央行再尋求匯率和利率間的平衡中,再努力保持匯率穩定的情況下,爭取利率的獨立性,以便於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在寬信用取得效果前,保持流動性的充裕。

這意味着,這次降准儘管也存在對衝風險的目標,但對資金面的意義與前幾次有顯著的不同,即短期內資金利率可能不會更低,但量不會收緊,資金面持續穩定狀態會延續,而這也是投資者當前的預期,不存在明顯的預期偏差。

資金穩定,牛平可期。

資金面提供了確定性,關注基本面和估值的變化。

也就是說,央行的操作指向短期資金面的穩定性,這對當前債市而言是最大的確定性。債市的機會有多大,則需要關注基本面和估值的情況。

就基本面而言,最新的PMI數據偏弱,地產銷售的疲軟已經有所顯現,特別是PSL8、9月連續投放量處於低位,三四線地產銷售堪憂。儘管寬信用的政策可能帶動基建反彈,但目前仍無法改變基本面變化的趨勢。

而從估值來看,對比4月以來3次降准和8月資金面極松時的曲線形態,可以發現,當前短期資金利率與6月接近,但3M Shibor顯著低於當時(與資金最寬鬆是接近),短端利率處於較低位置,10-1利差較高。在資金面穩定的預期下,短端即使不能壓縮,但調整空間不大。如果有基本面的配合,長端則有明顯的壓縮空間。另外,市場擔憂美債的約束,我們此前有報告專門討論過,約束其實相對有限,特別是當前貨幣政策有獨立空間時。最近關注中美利差能否倒掛的討論頗多。這裏不做贅述。

地方債供給放緩,融資需求下降,或帶動配置盤改善。

今年利率債行情中,配置盤參与的力度相對較弱,而近期地方債的大量發行,又吸走了大量的配置資金。後續1)地方債發行將放緩,估計10月後逐漸降速,迎來空窗期;2)地產銷售明顯下降后,融資需求的萎縮看也會逐漸出現。銀行配置盤對債券的熱情有望提高。

資金穩定,靜待破局。

落地到策略上,在資金面穩定、曲線陡峭提供估值保護的情況下,又有基本面可能明顯下行的邊際變化,長債的機會其實是相對確定的。當然,現在交易盤普遍倉位不低,且年底有兌現收益的訴求。如果沒有配置資金的參与,空間不一定能夠打開,不排除長債在當前位置上繼續磨,但無論是隨着時間推移投資者逐漸考慮明年的資產配置,抑或地產銷售的加速下行,均有利於長債出現明顯的行情。信用方面,當前仍是中高等級、中短久期票息至上的思路,畢竟資金穩定和信用風險被定價的組合仍會持續。

注:文中報告依據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已公開發布研究報告,具體報告內容及相關風險提示等詳見完整版報告。

證券研究報告:《政策意圖的差異及當前的機會》

對外發布時間:2018年10月15日

報告發布機構: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分析師: 

黃偉平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14080003

左大勇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16070005

喻坤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17090003

使用本研究報告的風險提示及法律聲明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已具備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僅供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客戶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邀請或要約。該等信息、意見並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客戶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並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諮詢專家的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並不對使用本報告所包含的材料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相關的其他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於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後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說明,本報告中所引用的關於業績的數據代表過往表現。過往的業績表現亦不應作為日後回報的預示。我們不承諾也不保證,任何所預示的回報會得以實現。分析中所做的回報預測可能是基於相應的假設。任何假設的變化可能會顯著地影響所預測的回報。

本公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本公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本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本報告的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對本報告保留一切權利。除非另有書面显示,否則本報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權均屬本公司。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製作任何形式的拷貝、複印件或複製品,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經授權的轉載,本公司不承擔任何轉載責任。

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提及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服務。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衝突。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信賴依據。

投資評級說明

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後的12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A股市場以上證綜指或深圳成指為基準。

行業評級:推薦-相對表現優於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中性-相對表現與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持平;迴避-相對表現弱於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

股票評級:買入-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大於15%;審慎增持-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5%~15%之間;中性-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5%~5%之間;減持-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小於-5%;無評級-由於我們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公司面臨無法預見結果的重大不確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們無法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

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平台所載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本平台內容僅供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使用,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閱或轉載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平台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不是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所發布觀點不代表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的報告為準。本平台所載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或發布本平台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載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推薦閱讀: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