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債基金風口難再 權益ETF仍是多家公募明年布局重點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應尤佳

  回望2018年,儘管股票市場表現不佳,但新基金髮行仍不乏亮點:不論是權益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逆市受到資金追捧,還是短債基金異軍突起;不論是央企改革ETF風光攬金,還是戰略配售基金引爆市場,“爆款基金”並未在低迷的市場上缺席。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被動投資仍處在發展初期階段,明年權益ETF仍是不少公募布局的重點。不過,隨着收益率優勢的萎縮,明年短債基金“風口”難再,未來公募將打造特色化、風格化的產品線,分析並培育“爆款”基金的生成基因。

  權益ETF仍是多家公募明年布局重點

  今年以來,ETF產品成為一大風口。在權益類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相關ETF產品卻備受追捧,多隻產品在短短一年時間內規模大幅增長。華安基金的指數基金經理許之彥表示,今年一年他們ETF產品規模的增長超過過去14年增長的總量。

  不僅如此,ETF的種類在今年也得到豐富。戰略配售基金、央企ETF、地方債ETF等多種類ETF產品爭相面世,受到市場高度關注,也取得了相當大的發行規模。

  上海某中型公募基金認為,指數基金的快速發展,是市場日趨成熟的一個標誌。去年以來,A股先後“入摩”、“入富”,公募FOF和養老目標基金相繼入場,進一步豐富了市場長期配置型資金。指數基金憑藉其投向明確、費率低的獨特優勢和工具化特徵,在這輪機構化大潮中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

  不少基金公司持相同的觀點。有基金經理認為, 今年ETF的擴張只是一個開始,參考美國等成熟市場的發展經驗,未來國內ETF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海富通基金總經理助理俞濤認為,目前,投資者對指數基金尤其是ETF的關注度大幅提升,但從產品的規模和產品的豐富程度來看,仍處於培育階段。

  從記者採訪的情況來看,多家基金公司表示未來將加強在ETF領域內的布局。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從經濟發展周期看,明年二三季度經濟可能觸底反彈,也是戰略性布局權益產品的重要時間窗口,屆時公司會重點布局權益產品和指數量化策略基金。

  一些大型公募基金開始規劃ETF的全產業鏈布局。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數量投資部基金經理表示,未來會做ETF產品線的規劃,現正在開發儲備重量級的產品,ETF是公司未來幾年戰略布局的重點。他們不僅要在寬基、行業領域布局,還會在大小盤、風格、境外市場布局,也包括白糖期貨ETF以及近兩年逐漸興起的Smart Beta產品。

  “未來我們布局指數的順序是從大盤寬基指數到細分行業指數,從投資策略指數到多因子指數,布局多層次、細分產品線,希望提供一站式的ETF配置方案,讓資金在這裏都可以找到相應的配置產品。”前述基金經理表示。

  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也表示,指數基金肯定是明年的重點,主要布局ETF,計劃將一些分級產品做成ETF。他表示,根據市場環境不同,主要在三方面布局指數基金,一是選擇比較有前景的行業指數,二是選擇滬深300等大寬基指數來布局,三是特色指數產品。

  還有一些公司表示計劃根據自身特點,發展優勢ETF項目。海富通基金自2014年以來發行了三隻特色債券ETF產品,成為最早布局債券ETF細分領域的公司。未來打算藉助此前債券ETF發行經驗,繼續深入挖掘市場潛力,根據久期和評級的不同,進一步研發固定收益工具類產品。

  國泰基金則將着力布局行業ETF。國泰基金量化投資事業部總監梁杏表示,此前,國泰基金在行業ETF方面布局較早,接下來還將繼續進行行業ETF產品線的布局。近期他們剛剛獲批一隻醫藥行業ETF。

  儘管仍處於發展初期,但ETF領域內的競爭已非常激烈。農銀匯理基金分析,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整體發行情況不佳,除了戰略配售基金、央企ETF和幾隻債券指數基金之外,新基金髮行規模普遍較小。股票ETF市場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格局,幾家大公司垄斷了寬基指數市場。ETF產品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包括系統建設和人力資源配置等,基金公司開發ETF產品,需要謹慎評估后再做決策。

  一家華南大型公募基金相關人士表示,明年會繼續投入ETF,投入的方向主要是場內。ETF是需要長期培育的,投入的人力物力都非常可觀,只有大公司才能砸得起錢。

  短債基金“風口”難再

  明年不會重點布局

  除了股票型ETF外,隨着今年下半年以來貨幣政策放鬆,債市短端收益快速下滑,貨幣基金收益率不斷下降,短債基金一度成為市場風口,受到投資者的追捧。然而,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着短端利率下行並處在低位,短債基金收益率的競爭優勢難再,短債基金不會再成為明年重點布局的品類。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高管認為,短債基金在今年二、三季度比較適合,當時貨基收益率下行,而股市低迷,比貨基更加具備收益率優勢的短債受到資金的追捧。根據他的分析,不論從市場行情還是市場熱點看,短端債券收益率快速下行,未來債券要想賺錢需要拉長久期做中長端的債券,期限利差在拉大,投資者很可能在半年內就可以感受到收益率的差異。“因此,這類產品我們今年布局熱情很高,也獲得了不少資金,但不會成為明年的重點。今年三季度以後也沒有申報新的短債基金。”

  也有一些基金公司認為,短債基金今年的爆發是股市大幅調整、貨基收益下行、信用債違約頻現、短期債券表現突出等諸多因素的綜合結果,伴隨着越來越多短債、中短債基金申報和募集成立,預計明年該類產品的布局速度會有所放緩。考慮到未來投資須拉長久期才能有競爭性收益,中長期債券可能會接棒短債基金吸引更多的資金。

  華南某大型公募基金產品部人士也表示,現在短債利率不是很高,與銀行理財的收益相比並沒有太大優勢。公司今年也推了短債基金,明年如果客戶沒有強烈的需求,不會主動去布局。

  不過,業內人士也認為短債基金具備長期的價值,值得持續關注。上海某中型公募表示,從產品定位上講,短債基金的預期風險收益水平介於貨幣基金和普通債券基金之間,流動性也不錯,適合低風險偏好投資者配置,也是基金公司細分產品線上的一環。

  特色化產品線是“爆款”基金的基因

  談及今年爆款基金頻發的現象,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股市持續低迷,缺少賺錢效應,爆款基金出現在比較細分的產品類型中,說明部分具備風格化投資特點的基金公司,仍然可以在弱市中取得競爭性的優勢。

  北京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今年市場呈現的兩個極端:ETF受到資金追捧,說明大家認可市場底部的配置型價值;同時低風險的短債基金受追捧,說明大家仍有避險需求。他分析,市場出現爆款基金的現象是可以通過前瞻性研究提前預判的,未來公司會根據自己的前瞻性研究去布局產品。

  而各家公募根據自身投資風格、資源稟賦打造“爆款”產品,也成為業內的共識。農銀匯理基金表示將為客戶提供穩健的投資回報,海富通基金在絕對收益投資領域形成長期業績優勢,部分公募則選擇利用明星基金經理的熱度進行營銷。

  華南上述大型公募基金產品部人士分析,爆款基金主要分為三種:一是由監管推動的創新,包括一些公司在做的央企改革ETF,戰略配售基金等;二是市場推動的創新,比如基金公司與城商行、農商行合作挖掘的投資機會,合作的產品規模也很大;三是投資上的創新,比如MSCI類型的產品。“至於明年出現爆款的預測,監管推動的產品,可遇不可求;投資上的創新產品,如果市場依然不好,也比較困難。所以,基金公司要加大跟城商行、農商行的對接和機會的挖掘,創造機會。另外,我們也打算明年找明星基金經理髮行三年封閉的產品,希望打造受市場歡迎的產品。”

  俞濤認為,僅就股票型基金而言,“爆款”產品往往由明星基金經理管理,而客戶來源以個人投資者為主。但隨着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以及有效性的提高,獲取超額回報將變得越來越困難。各家基金公司仍需在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打造具有鮮明特點的產品線。

  2019年基金公司重點布局三大類產品

  中國基金報記者 劉芬

  即將過去的2018年,ETF及短債等基金的火爆,給低迷的基金市場帶來一股暖風。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基金公司了解到,多數公司2019年的產品布局將會延續今年的熱點,重點聚焦在指數基金、養老目標基金及量化對沖類產品上。

  指數產品將是長期布局方向

  2018年是ETF大爆發之年,規模迅速增長,新產品數量也突破以往:截至12月7日,今年共成立32隻ETF,為ETF發展14年來成立產品數最多的一年。多家基金公司表示,會根據自身特色將債券指數基金、ETF、指數增強型產品作為布局重點。

  華南某大型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表示,明年權益類產品線主要推出三年封閉和指數型產品。明年股市不一定能很快好起來,債券基金的需求還在,也會繼續債券方面的布局。

  海富通基金總經理助理俞濤表示,將藉助多隻債券ETF成功發行的優勢,在固定收益指數產品方面精耕細作。隨着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入場,基金公司面臨更為複雜的挑戰,投資者將呈現更加機構化的特點。如何提供資產配置的解決方案和工具也是業內的一個重要課題。Smart Beta等指數增強型產品,以及以境外市場指數為代表的全球化配置標的將作為公司長期的研發方向。

  國金基金產品部負責人宮雪表示,2019年的產品重點仍然是是固定收益和指數類產品。“較為寬鬆的貨幣環境還會持續,有利於固定收益類產品實現穩定收益。目前投資者在風險偏好上仍相當保守,固定收益類產品更適合投資者。其次,企業的經營環境越來越好,權益類標的進入長期投資價值區間,指數類、指數增強類產品都會更有助於投資者實現資產的長期增值。”

  養老目標基金仍是重點

  養老目標基金是自上而下推動的創新產品,多家基金公司認為養老目標基金客戶基數及規模增長空間巨大,將會重點布局。

  農銀匯理基金表示,行業普遍預期養老目標基金稅延優惠政策2019年落地,第三支柱養老投資市場將逐步打開,養老基金一直是公司重點布局的業務板塊,公司已上報一隻養老目標基金,後續還會上報更多產品。

  俞濤也表示,養老目標基金是公司布局的重點。由於有稅收遞延的優勢,預計養老目標基金將成為工薪階層的剛需產品。海富通基金具有超過10年的年金、社保等養老金產品投資經驗,公司將整合優勢,用於未來養老目標基金的管理。

  抓住契機發展量化對沖

  股指期貨受限三年後,今年12月3日再度獲得鬆綁,股指期貨的全方位鬆綁讓長期投入量化業務的基金公司看到新的契機,2019年將加強布局量化對沖產品。上述華南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告訴記者,明年將主要投入絕對收益類基金,股指期貨放鬆,公司在量化對沖方面也有很強的布局意願。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公司在量化投資方面已經積累了14年的投資經驗,未來將擴大優勢,補足短板,做強量化。

  農銀匯理基金表示,量化投資方面,目前除個別公司業績規模較好外,尚未形成頭部垄斷局面,仍然具有彎道超車的機會。2019年,股指期貨可能會進一步放鬆,而股指期權、ETF期權等衍生品創新力度也可能會進一步加大。投資衍生品的基金是未來產品創新發展的一個大方向,農銀匯理在人才儲備、技術系統方面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俞濤表示,股指期貨鬆綁對於現有量化對沖產品是明顯利好,大大提高對沖產品的資金使用效率,也有利於基金公司應用更靈活的衍生品交易策略。擁有豐富的對沖工具,是國際化資本市場必不可少的條件。未來隨着境外資產管理機構入局、A股進一步納入國際指數,這一系列的開放措施都將與衍生品市場的發展相輔相成。專戶產品具有更加靈活的投資方式,公司將积極把握衍生品市場發展的機遇,加大對沖專戶產品的布局力度。

  公募基金產品優勝劣汰大提速

  今年370隻清盤創歷史紀錄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2018年公募基金清盤大大提速,370隻的數量已經是過去數年清盤基金總數的兩倍多。同時,新基金募集失敗的情況也頻繁出現,今年已有21隻基金宣告募集失敗。業內人士認為,市場低迷、凈值下跌、委外資金大量贖回,是造成今年基金清盤的重要原因。當前,基金公司對於基金清盤已相當理性,將其視為正常的優勝劣汰。

  清盤基金數量創歷史新高

  募集失敗基金也大幅增加

  今年,公募基金清盤數量達到歷史高峰。Wind數據显示,截至12月7日,今年以來已有3700隻基金宣布清盤,而2014~2017年清盤的基金總數為155隻。

  今年這370隻清盤基金來自69家基金公司,也就是說市場上有超過一半的基金公司今年都有產品清盤,基金清盤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在今年清盤的基金中,混合型基金最多,其次是債券型基金。

  隨着今年市場震蕩,基金凈值大幅縮水,委外客戶贖回,一些基金規模迅速萎縮,“迷你基金”批量產生。按照基金合同約定,開放式基金清盤的條件為:基金凈資產連續60天低於5000萬元,或基金持有人低於200人。天相投顧數據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共有730隻,而2018年二季度、一季度及2017年四季度的“迷你基金”數量分別為542隻、428隻、328隻。可見,“迷你基金”數量處於上升趨勢,未來這些基金面臨不小的清盤壓力。

  除此以外,今年募集失敗的基金數量也大為增加。去年嘉合睿金定期開放基金宣告合同暫不生效,成為首例募集失敗的基金,目前已經有39隻基金髮行失敗,其中混合型基金21隻、債券型基金有17隻。根據發行日期統計,今年以來募集失敗的基金共有21隻,超過2017年的18隻。

  基金清盤募集失敗常態化

  行業供給側改革拉響

  2014年公募行業首現基金主動清盤,近年來,公募基金清盤加速推進。截至今年,已經累計有525隻基金宣布清盤。

  華南某大型公募基金產品人士認為,今年市場上大量基金清盤,主要原因是委外資金的贖回,以及基礎市場的持續低迷。“以前覺得基金清盤或者募集失敗比較丟臉,但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基金清盤已經習以為常,基金公司都能夠理性面對。”

  關於基金清盤數量上升的原因,滬上一家券商系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除了市場因素,如今公募行業基金數量超過5000多隻,同質化嚴重,也有一定影響。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高管表示,今年股市賺錢效應不佳,在市值縮水和投資者贖回壓力下,不少基金出現了迷你化的現象。“基金清盤、募集失敗未來可能會常態化。一是因為基金的銷售機構和客戶是固定的,而基金公司數量越來越多,每家公司都要建立產品線,基金產品供大於求,自然會產生優勝劣汰的格局;二是清理掉運作不佳的小基金,可以讓基金管理人減負,也是對投資者負責的表現;三是在不同的市場行情下,產品被投資者認可的程度不同,缺乏渠道優勢、歷史業績不佳、沒能進入渠道白名單的公募,產品的募集和成立始終都要面臨較大的挑戰。”

  多位基金業內人士表示,清盤、募集失敗,這是基金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有利於優勝劣汰。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總經理助理坦言,中國基金行業發展20年,基金的數量已增長到幾千隻,有的基金憑藉卓越的回報,受到投資者追捧,同時必然也會有基金失去價值,黯然退場。迷你基金、基金清盤等現象是行業市場化的正常現象。

  但他也表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隻成功的基金產品背後,往往需要多個因素的疊加,包括髮行時機、中長期的投資業績、以及銷售渠道的選擇等。基金公司需要調整傳統的銷售方式和習慣,對每隻產品都認真地進行生命周期管理。“目前的形勢是在朝正確的方向發展。比如,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和銷售機構開始理性看待首發規模,注重持續營銷。未來的競爭局面會更加激烈,為避免小微基金和清盤基金的出現,基金公司還是要把核心競爭力落實在優秀的投資管理能力和敏銳的產品創設能力上。”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推薦閱讀: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