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保險紅海 滴滴優勢何在?

  進擊保險紅海 滴滴優勢何在

  記者 王麗穎 實習生 任伊然

  編者按:

  眾多流量巨頭雖都已急匆匆入場互聯網保險,但實際上也多在紅海中試錯、浮沉,有誰會是真正的贏家嗎?答案似乎尚不得而知。

  保險市場被群雄割據,已成爭奪紅海。記者注意到,近期,滴滴通過短信低調宣傳了新推出的重疾險。

  該消息跟滴滴發布公告將調整組織架構、升級安全管理體系、提升網約車合規化等消息相比,顯得沒什麼存在感。在滴滴出行APP里,保險產品的呈現也是極為“簡單”,但低調行事並不能掩去滴滴作為一個流量巨頭在保險行業的野心。

  然而,內憂外患下,滴滴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進軍保險江湖

  據悉,滴滴向多名用戶發送了推廣重疾險的短信。該重疾險產品名為“點滴醫保,100種重疾保障計劃”,是一款一年期的消費型重疾險,以保險合同載明的起迄時間為準,由眾安保險承保。

  產品界面显示,此次的滴滴重疾險覆蓋良性腫瘤、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等100種常見疾病,可按月繳納29.99元保費,一年約360元,確診后一次性賠付,最高保額為36萬元。但是,記者發現,相應保額與年齡之間存在較大關聯。18-39歲,保額從3萬元累加,一年後才能達到最高保額36萬元;40-49歲,月增加保額為7800元,最高保額為9.36萬元;50-60歲,最高保額僅有3.6萬元。因此,該產品跟一般的重疾險相比,仍存在較大劣勢。另外,日前,滴滴還推出一款每月19.99元保費,最高可賠付24萬元的重疾險,目前已下架。

  公開資料显示,2015年滴滴已經開始涉及保險產業。2015年7月,中國平安與滴滴展開合作,並投資滴滴。同年10月27日,滴滴與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合作推出了“滴滴平台司乘意外綜合險”,為滴滴司機與乘客提供意外風險的保障。

  一位上海滴滴司機對本報記者表示,“此前因為個別風險事故引發爭議,滴滴平台就開始在每次完成一單運送任務后,強制性從司機端扣除0.5元作為風險保障,雖然沒有標明是保險費,但司機們清楚,這就是保險費。雖然金額不大,但是每單扣除0.5元,如果每天完成10單接送任務,合計保費也不少。”

  發展尚顯不足

  過去幾年裡,滴滴金融版圖不斷擴張,從2015年至今,已經擁有了包括保理、融資租賃、保險代理、網絡小貸、第三方支付等5張金融牌照。

  2016年,中國人壽投資6億美元給滴滴,中國人壽財險成為滴滴打車第一批1.6萬輛車的保險供應商。同年3月28日,原保監會批複了中安風尚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的保險代理資格,該公司由滴滴的全資子公司北京博通暢達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滴滴正式獲得了保險代理牌照。

  記者注意到,此次滴滴推出的重疾險並不是其第一款健康險產品,2017年,滴滴曾推出過尊享e生。另外,滴滴還與安聯保險、安盛天平、中國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推出了多款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

  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發布的公司內部信显示,2018年上半年,滴滴虧損高達40.4億元。有業內人士認為,滴滴涉足金融業是為了將流量變現,彌補虧損。

  記者發現,保險商城在滴滴出行的入口的位置很不顯眼,同時記者撥通滴滴其他業務的官方服務熱線,保險服務只有車險一個選項。由此不難看出,滴滴在保險方面的發展尚存在較多不足。此次滴滴推廣重疾險業務,也體現了滴滴有擴展保險業務的趨勢。

  對於滴滴拓展健康險產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健康險與滴滴主營業務的契合度不如車險產品,但對於滴滴來說,不失為一個布局保險市場的很好的切入點。滴滴擁有很多個人用戶,且流量優勢較為可觀。同時,群眾對網絡重疾險的需求是不斷增長的。因此,滴滴拓展健康險產品,可以算作是滴滴的一個积極地探索。”

  保險紅海沉與浮

  互聯網保險的發展目前已經初具規模。螞蟻金服、騰訊、京東、百度、、蘇寧、攜程等擁有流量和場景的互聯網巨頭,均已開展對互聯網保險業的布局。與流量巨頭相比,滴滴的場景和流量有限,再加上受之前安全事件的影響,在互聯網保險市場中將面臨較大的挑戰。

  就多家互聯網巨頭公司開展保險業務的情況,朱俊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互聯網公司具備流量優勢和消費場景,其流量能夠轉變成為公司開展保險業務的優勢,並有效催生用戶新的保險購買需求。

  有業內人士指出,與傳統保險相比,互聯網保險成本低、便捷度高、創新性強、渠道廣,因此,眾多流量巨頭公司陸續涉及互聯網保險市場。但互聯網亦存在一定的缺點,由於互聯網產品的銷售特點,互聯網保險多以短期、單一的產品為主。同時,他還指出,互聯網保險在產品創新方面易產生合規性等問題。

  比如,近期,螞蟻金服與信美相互人壽合作推出的“相互保”被叫停,於11月27日,更名為“相互寶”,作為一款網絡互助產品,不再具有保險性質。另外,京東相互保上線不到一天,就被叫停。互聯網保險產品的創新之路亦存在一定挑戰。

推薦閱讀: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