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 奇點逼近 AI在博鰲火到限流

熱門聊天機器人ChatGPT、文生視頻的Sora、支持長文本處理的Kimi以及AI音樂生成軟件Suno……在市場還在為文生文模式意猶未盡時,音頻、視頻等多個智能模型接連衝擊而來,與AI相關的研究正在向前大步邁進。

在3月26日至29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中,人工智能無疑是討論度最高的話題之一。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觀察到,多場相關主題的分論壇門口均排起了數十米的長隊。而場內更是座無虛席,會場後排、工作區域等稍有空間的地方,均“見縫插針”式站滿了參會人員,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出來一個,才能放進去一個,裏面已經滿員了。”其中一位分論壇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熱門場次,有參會人員提前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就來排隊。但想進去參加的人太多了,場地空間有限只能以“限流”應對。

AIGC改變世界

在各場人工智能主題的分論壇中,多位來自海內外人工智能領域的行業專家、領軍企業負責人,共同圍繞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快速發展帶來的人類生產生活方式變革、未來趨勢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它會帶來巨大的技術和範式的改變。”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在博鰲所說,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各個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現在大家討論的都是雲端大模型產生的交互式AI所帶來的能力,包括AI和人類的競爭,以及BtoC的應用,但是我想講的是,AI本身帶來的創新不止這些。”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指出,生成式AI不僅將改變每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還將對各個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他以自身所在的通信行業為例,“在移動通信網絡部署里,很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能夠改善網絡的部署、減少耗電,減少功率的輸出、對電池環境的改善都有幫助。”孟樸說。

在人工智能落地應用的各大領域中,教育行業是被看好的領域之一,目前已有不少進展。在其中一個分會場,猿輔導集團副總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程群稱,在四川一個偏遠山區的小學走訪時,當地教育局局長告訴他,使用了某款人工大模型的產品后,解決了學生輟學等痛點問題。

“舉個例子,學生在課堂上問什麼是相對論,老師根本沒法回答,但是調用大模型就用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回答學生。”通過這個案例,程群表示,未來大模型發展有兩個方向:應用為王與以人為本。

在他看來,應用往往就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未來要和大規模的應用場景相結合,才能推動技術的不斷迭代。“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以更低邊際成本讓技術流動起來,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這是人工智能需要以人為本追求的一個方向。”程群說。

“奇點”何時到來?

人工智能發展速度之快,刷新着人們對科技的想象,引爆各界新一輪關於人工智能的關注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猜測,如人工智能什麼時候會成為變得比人更智能、更聰明的存在,即“奇點”(指顛覆點)何時到來?

在2017年的一項對人工智能科學家的問卷調查显示,大多數人預測奇點將會在2045年到2090年之間產生,其中最有可能出現在2060年。

“五年以後。”首爾大學电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IEEE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彙刊》主編Kyoung Mu Lee表示,“(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和帶來的改變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太巨大了,即使是作為這一領域的研究人員,我們也感到非常的驚訝。”

“每一周、每一月都能夠看到一個更好版本的人工智能技術出現。”Kyoung Mu Lee說,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如果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核聚變三項顛覆性技術相疊加,將產生很強的協同效應,並帶來真正的“奇點”以及爆炸性發展。

在多位參會企業家看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和迭代速度超出想象。例如小i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袁輝表示,人工智能有三個階段,弱人工智能輔助一點人類生活、強人工智能生成視頻、生成音樂甚至生成代碼,目前已經面臨着非常強大的人工智能。

對於人工智能會在哪個產業爆發的問題,袁輝的答案是:大模型之後隨着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已經沒有行業和產業的分別之說,“現在人工智能就像空氣和水一樣,賦能千行百業,時間略微有差別,但不會有明確的先後”。

“今天不是討論誰擁有人工智能最底層的技術,因為不可能有很多國家擁有。那麼,如何在產業生活工作中和企業發展中領先一步呢?既然不能擁有最底層的技術,那你就比其他更多人更快使用人工智能。”在袁輝看來,在下一個階段,人類如何快速利用AI工具,將是每一個個體、每一個企業跑贏大盤的關鍵。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聯合國人工智能高層顧問機構專家曾毅表示,現階段的人工智能只是看似智能的信息處理系統,但並不具備真正的理解能力。

記者注意到,有部分普通消費者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軟件過程中發現,ChatGPT雖然看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似乎並不能深刻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積澱、情感生成和人際關係等。在一些相關話題的討論區,對人工智能系統是否真“智能”的討論未曾間斷。

在他看來,真正的人工智能關鍵在於擁有“自我”。曾毅分析稱,當AI有了自我,才能真正解決思考的問題,進行自我感知,從而產生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共情能力、道德直覺和利他性。這是科學必須跨越的鴻溝。

如何實現“智能向善”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向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加速滲透,其背後蘊藏的侵犯個人隱私、泄露商業秘密、傳播虛假信息、造成信息繭房等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积極討論。

“國際社會就人工智能治理逐步達成共識,確立了AI治理的基本原則。但關鍵的是,如何能夠把道德規範變成統一的監管框架。”有與會嘉賓認為,首先是緊迫性,人工智能和数字的鴻溝需要填補;其次要建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架構。

Kyoung Mu Lee也同樣認為:“AI會影響整個人類,並不只是一個國家的問題,需要各國之間的合作來談論解決方案。”在業內看來,有效地監管和國際合作,是確保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發展符合道德標準的重要保障。

記者注意到,這一方面早有相關舉動。去年10月,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發布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

同年11月,中國、美國、英國和歐盟等在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峰會上籤署的《布萊切利宣言》(Bletchley Declaration),是全球第一份針對人工智能的國際性聲明,各方同意通過國際合作,搭建人工智能監管架構。

可以看到,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全球性挑戰已經成為共識。那麼,目前有哪些因素會影響AI治理或行業發展的政策?對此,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朱旭峰表示主要有四個方面,分別是創新的能力、人口的結構、資本和勞動市場的關係以及社會規範。

以我國為例,去年8月15日,國內首次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發布的規範性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今年1月17日,工信部發布《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徵求意見稿),則提出了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財經APP

推薦閱讀: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