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戳“膿包”降槓桿 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在提升

  戳“膿包” 降槓桿 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在提升

  我要負責任地說,中國有能力防範、也不會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

  ——李克強

  ■本報記者 傅蘇穎

  3月20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採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時提出,“我要負責任地說,中國有能力防範、也不會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

  李克強指出,因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金融運行也是穩健的。“當然了,中國經濟總量已達80多萬億元,銀行資產有250多萬億元,你說沒有點風險,那是不可能的。常言道:雲多易生雨、樹大常招風。但是我記得我在這裏曾經說過,我們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是比較高的,高於國際標準。我在這裏還想說,目前我們商業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在15%左右,這也相當於存了20多萬億元的準備金,或者叫做風險準備金。”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確實上述提及的因素可以讓中國避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我國當前處理和應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能力是比較強的。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不會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黨中央對金融和經濟工作領導得力,金融監管政策及時、有效,執行有力度;二是金融機構自身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明顯增強;三是資本跨境流動的管理更加有效,使得境內外資本同步衝擊金融體系的能力有限。

  李克強同時提出,金融領域也有一些違法違規行為或者規避風險的行為在興風作浪,最近我們監管部門主動出手、果斷處理,就是要讓這些點狀的風險不擴散,該戳的“膿包”還是要戳,否則也有道德風險。

  對此,黃志龍認為,金融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被銀監會總結為“三三四十”行為,針對這些違法違規行為,去年以來銀監會已經出台一系列組合拳和監管舉措,對於金融體系去槓桿產生了积極效果,社會融資也逐漸從表外轉向表內業務。

  趙錫軍認為,如何加強監管讓金融行業和金融市場能夠更加健康規範的運行,能夠更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這些對於我國防控金融風險都是有更加积極的意義。

  李克強指出,此次機構改革把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併,也是要防止規避監管的行為發生。對此,黃志龍表示,銀監會和保監會的合併,二者對金融機構監管有很大的相似性,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重點是強調資本充足率監管、槓桿率水平監管、違規業務監管等,因此,二者的相似程度相對較高。

  趙錫軍認為,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併是為了防止監管套利,防止一些非法機構和金融活動行為繞開監管。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依然

推薦閱讀: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