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汽車留下交通后遺症

  2億汽車保有量留下交通“后遺症” 健康城市發展需破擁堵困境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 旭

  你是想在早高峰的地鐵上被擠成“人肉貼紙”?還是想在夜幕下歸家路途連綿千米的密集尾燈中被堵得生不如死?答案當然都是響亮的“NO”!然而現實畢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在大都市工作的人們,明天早起依然不得不面對恐怖的車流和人海。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旨在探討健康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研討會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城市規劃和交通出行這一對矛盾主體上。有專家提出,很多城市正是過於倚重私人小汽車這種看似便捷舒適的出行方式,不僅導致道路資源被嚴重擠占,也影響了公交、地鐵等公共出行系統的供給;而城市規劃中“作”與“息”兩類區域的空間隔離,又限制了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發揮作用,更加重了城市擁堵。

  由此看來,在全國汽車保有量已突破2億輛的背景下,破除大城市病,首先就要放在對小汽車的“依賴症”上。

  “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大大推動了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促進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與此同時過快的城市化進程,也使越來越多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人口膨脹、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環境污染,(居民)工作生活壓力增大,公共服務不足,飲水和食品安全等問題日益突出。”

  11月10日,在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主辦的國際可持續發展和健康城市研討會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疾控局副局長張勇如此表示。

  目前,如何實現城市與人民健康協調發展成為各界都日益關注、思考的重要問題。去年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就已經明確,要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並明確提出了把健康融入城鄉規劃、建設、治理的全過程。

  而在健康城市的規劃中,交通始終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當前,一些城市以汽車為主導的交通規劃已暴露出種種弊端。擁堵、較高的碳排放量、更少的運動量等等,已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重要因素。

  汽車主導下道路“越修越堵”

  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數據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05億輛,其中私家車佔總量的76.32%,達1.56億輛。

  從城市來看,全國有49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23個城市超200萬輛,6個城市超300萬輛。

  隨着汽車保有量的高速增長,所帶來的環境污染、道路擁堵、交通安全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綠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徐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述問題與此前一些城市在交通規劃上注重以小汽車為主導有關。一些地方雖然總是強調寬馬路,但卻屢次出現路越修越寬、卻越來越堵的情況。

  一些發達國家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也曾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例如,美國的洛杉磯為適應小汽車發展,將三分之二的城市土地用來修建交通設施。美國另一個著名的汽車城市底特律,持續沿着高速路低密度蔓延,其城市邊界甚至難以確定。

  過度發展的小汽車交通,給城市生活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比如底特律由此出現市中心衰敗、城市生活荒漠化等極端現象,而洛杉磯也出現了空氣污染嚴重等情況。

  徐輝指出,在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時期,美國注意到了交通以小汽車為導向所產生的問題,後來也轉向發展公共交通為主。

  對於中國的情況,徐輝表示,由於城市化進程太快,儘管中國的小汽車發展與公共交通發展相對來說是較為同步的,但由於人口密度比其他國家相對更高,所以擁堵等問題也更容易集中爆發。

  徐輝說,在小汽車數量較少的時候,馬路不擁堵的時候使用小汽車確實便捷,但當小汽車的數量越來越大,產生擁堵所耗費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多,實際上對人的出行是不友好的。

  城市規劃需考慮“車人并行”

  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實現城市健康發展,城市規劃與交通規劃就更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參加本次研討會的專家們指出,當前城市規劃上暴露出的問題,也影響着人們的出行方式。一些不合理設施的建設,無疑是在鼓勵人們多使用汽車,反而使得城市擁堵加劇。

  蓋爾工作室總監奧拉·古斯塔夫森在研討會上表示,有些地區交通不夠完善,交通系統比較分散。比如人們從家裡走到地鐵站、公交站的距離比較長,這也使得很多人不得不選擇開車。再如地鐵口設計不合理,增加人們使用地鐵的障礙,都迫使一些人不得不選擇用汽車出行。

  古斯塔夫森表示,還有一些負面的案例显示,有些地方更喜歡發展汽車,會導致行人無處可走。比如城市交通中的自行車道被清除、步行道也被擠占的情況,而車輛和人行應該是共存的。

  墨爾本理工大學教授吉爾斯-科爾蒂指出,停車場過多也會起到鼓勵人們開車的負面效應。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分院交通工程設計研究所所長周樂坦言,近幾年來,一些城市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避免把道路建得過寬、建過多的停車場等等,旨在避免產生不利於城市健康發展的錯誤導向,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古斯塔夫森表示,從整個城市結構來看,在對城市進行規劃時需要考慮到汽車出行的需求,但也要考慮到步行、自行車出行的需求。很多車道狹窄不利於機動車行駛,反而能夠更利於建成人行道和自行車道。

  吉爾斯-科爾蒂認為,如果能夠讓更多的人通過步行或自行車出行,不光能產生更好的減排效果,還能為人體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土壤。比如街道網絡的設計,可以讓人們有更多的步行路徑,而不是街區之間因缺乏聯繫而造成孤立的存在。

  協調各類交通工具比例

  目前城市中一些交通擁堵的地段,通過改造也可以使得交通狀況得以改善,並提高城市安全水平。

  古斯塔夫森舉例說,紐約市的百老匯地區交通非常繁榮,為了重塑百老匯,當地設置了一些可移動的椅子,對於空間的改良效果非常明顯——車輛的通行數量少了,整體通行效率提高了17%;同時步行的人員數量提高11%,而該區域交通對行人的傷害率降低了63%。

  再以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為例,古斯塔夫森表示,為提升城市安全和環境質量,哥本哈根在交通主幹道旁邊設置了自行車道,鼓勵居民騎自行車出行,這是一個可持續和健康的設計方案,在哥本哈根騎自行車可以到達任何想去的目的地,基本上自行車已成為交通工具的首選。

  一些中國的城市也在积極進行改造。古斯塔夫森表示,目前正在為位於上海的一處街道進行新的設計與功能分區,以更好地利用街道。

  此外,中國一些城市未來規劃也更加註重綠色出行。近期發布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2020年城市綠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5%以上,2035年不低於80%。

  對於城市如何通過更好的規劃來實現健康發展,徐輝表示,從交通領域而言,應該更加註重公共交通,以實現節能減排及綠色出行。同時,對於公共交通、私人交通以及共享交通,要根據城市的發展階段,設置合理的比例關係,對投資導向產生更科學的引領作用。

  此外,要鼓勵共享交通工具的合理髮展,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考慮到步行也是重要的交通方式,對人的健康以及城市的商業業態具有良好的支撐作用,因此在城市規劃時,要強調對步行更友好的設計,來推動城市交通結構和路網系統規範建設。

 

推薦閱讀: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