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險十強激烈搶位:華安危局,陽光緊咬大地、眾安直追太平,三年內核心高管全換遍

  相關鏈接:

  壽險大洗牌:泰康直追太保開啟“探花之爭”,新華已悄然掉隊

  來源:慧保天下

  在對壽險競爭格局進行分析后,財險也不能錯過,“慧保天下”對排名前十的財險公司近五年的業績表現、近三年的人事調整情況也進行了統計,從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結論。

  最明顯的是競爭格局優化的同時,還有些變化在預期內。例如,前四名“千億俱樂部”的排名愈加穩固,大地陽光多年來持續短兵相接,而眾安將超過太平財險是大概率事件……與此同時,身處同樣水溫的市場,同質化的業務和模式,也讓不同公司呈現出有趣的“同頻共振”,從人事上來看,近三年財險前十強核心高管均輪換了一遍,比較惹眼的大地保險更是“一年一換”……

  近幾年,提起財險業,大家共同的印象是“平穩”發展,尤其是與波瀾四起的人身險比起來,但對於它自身來說,深度轉型的難題同樣存在,尤其是2023年保費增速回落、成本整體上升、規模效益發展情況均不及去年等。且先不論約有三分之一的險企處於虧損狀態,僅看這躋身財險排名榜單前十的公司,也並不意味着進入榜單就可以高枕無憂,仍是各有不同的難題。

  財險市場全景描畫

  前四名愈加穩固,大地陽光短兵相接,眾安超太平財險為大概率事件

  除開已消散於歷史進程的天安財險,以及兩年增長不佳后跌出TOP10榜單的中國信保,近幾年的財險市場排名,已呈現出較為穩定的態勢。但細細看來,卻又能發現很多有趣的細節:

  一是,前四名龍盤虎踞態勢愈發加強,尤其是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國壽財險等三家頭部,在2023年依次突破5000億、3000億、1000億元等目標保費大關后,與後序險企保費差距逐漸拉開,前四名“千億俱樂部”的排名愈發穩固。

  二是,“老七家”的叫法或許也適用於財險市場,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國壽財險、中華聯合、大地財險、陽光產險七家近5年排名並未發生改變。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陽光產險激烈競逐大地財險,力爭第六名,保費差距已短兵相接:在2019、2020年還有將近百億保費收入差距,到了2021年就只剩下30億元保費差距,而2022年、2023年又變成了60億元、50億元。

  三是,眾安保險在持續的高增速下,其保費收入超過太平財險將成為大概率事件。近五年來眾安保險一直維持着超過兩位數的增長,有時甚至還能超過30%,而太平財險卻在近幾年出現連續負增長的情況,在二者保費差距不過十億元的情況下,眾安保險的反超近在眼前。

  而從最新的2024年一季度數據來看,上述結論均可得到印證。首先是大地財險和陽光產險,二者的保費收入分別為150.38億元、124.29億元,分別同比增加0.15%、18.26%。雖保費收入仍有差距,但極大的增速差異,也代表了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其次,雖然太平最新的保費數據情況未公開,但眾安保險仍很好地維持住了兩位數的高增速,達到18.1%,這對於保費增速大概率處於正常(偏低)水平的太平財險來說,或許已經是衝鋒的號角。

  高頻換將

  近三年財險前十核心高管全換遍,大地一年一換,華安總裁董事長雙雙空缺

  萬事萬物皆為因緣和合,最直觀的保費數據是“果”,而其背後的“因”卻多種多樣,尤其是在當前平穩發展好似已成共識的財險市場下,轉型戰略、人事變動等變化才更值得關注,其或將形成全新的財險市場格局。

  最為明顯和關鍵的是人事變動,核心高管是企業經營發展的關鍵力量,其變動往往意味着企業航向和戰略的轉變。對於財險市場來說,也同樣並不缺乏人事調整的新聞。梳理近三年的新聞可以發現,這些財險公司們有的高管穩步前進,有的實現得力幹將加盟,還有的公司卻高管“一年一換”,而影響未來發展格局的關鍵因素很大可能就隱藏在這寥寥數語的人事調整新聞中了:

  人保財險——出任總裁兩年後,於澤升任副董事長

  在2021年接任人保財險總裁后兩年,於澤再次升職,2023年5月31日,於澤被選舉擔任人保財險副董事長,同時擔任人保財險執行董事、總裁。

  平安產險——龍泉再次回歸,擔任平安產險董事長兼CEO

  2023年,中國平安發生多起重磅人事變動,繼陳心穎離職、郭曉濤、孫建平紛紛履任新職務后,平安產險在9月底也迎來新任“舵手”龍泉。2023年11月13日,平安產險公告稱龍泉擔任公司董事長的任職資格已獲金融監管總局核准——即自11月13日起,龍泉正式擔任平安產險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太保產險——曾義接任總經理,與顧越搭班

  2021年3月,太保產險總裁盛亞峰離任,赴任中國太保大灣區發展總監,由太保產險董事長顧越代行公司總經理職權。2022年6月,太保產險發布公告稱,已獲監管批複,曾義自2022年6月15日任太保產險總經理。

  國壽財險——迎來史上第二位女總裁黃秀美

  2022年8月,原國壽壽險執行董事、副總裁、財務負責人黃秀美被任命為國壽財險擬任總裁,其成為國壽財險歷史上第四位總裁,同時也是第二位女性總裁。 2023年2月27日,黃秀美擔任國壽財險董事、總經理的任職資格正式獲批。

  中華聯合——原現代財險總裁蔣新偉正式加盟中華聯合

  2023年2月,原現代財險總裁蔣新偉正式加盟中華聯合財險,成為中華聯合財險歷史上第五位總裁。此前,2022年10月,中華聯合財險連發2條公告,一則是推選公司總裁高興華出任公司董事長,原公司董事長徐斌因到齡退休不再擔任該職;另一則是,宣布高興華不再擔任中華財險總裁,但轉任公司臨時負責人,代行總裁職權。2023年1月,高興華出任中華聯合財險董事長的任職資格正式獲得批准。

  大地財險——高管層一年一換,一年內雷建明、李曉民分別升任董事長、總裁

  2023年4月28日,中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和春雷獲批再次擔任大地財險董事長;8月31日,中再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雷建明獲批擔任大地保險董事、總經理。而短短不到一年時間,2024年3月25日,大地保險表示,在完成相關必要程序后,大地保險總裁雷建明將出任董事長,副總裁李曉民將出任總裁。

  而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起,大地保險的高管就一直處於調整狀態中,算得上是“一年一換”:

  2021年3月,陳勇不再擔任大地保險總裁一職,將調任中再集團業務總監;后2022年5月,中紀委監委發布消息,陳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審查調查。

  2021年8月,經監管核准,保險老將於利民重回大地保險,成為大地保險第四任總裁。

  2022年9月,中再集團發布公告稱,執行董事、董事長袁臨江因工作調動而辭職,由和春雷繼任。

  2023年4月,中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和春雷獲批再次擔任大地財險董事長。

  陽光產險——上市途中多名強將加盟,尹銘、谷偉、華山先後加入

  在陽光奔赴港交所上市之時,陽光產險吸引了諸多行業內頗有聲量的人才加盟。2021年1月原螞蟻集團副總裁、螞蟻集團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加盟陽光產險,出任總經理一職,后又回到螞蟻集團任副總裁,2022年5月,尹銘再度離職。同時,原人保金服原總裁、曾長期在人保財險任職的谷偉也加盟了陽光保險,二人分別出任集團作戰中心總經理、指揮中心副總經理和集團支持中心總經理。緊隨其後,作為原人保健康黨委書記,算得上是財險領域的重要人物的華山,2022年7月,其出任陽光財險總經理的任職資格正式獲批。

  太平財險——2022年總經理、董事長同時獲批

  2022年2月,朱捷獲批擔任太平財險總經理,尹兆君獲批出任太平財險董事長。

  眾安保險——首任總經理離開后又回歸接任董事長

  2023年7月24日,眾安發布公告稱,董事長歐亞平因個人工作安排辭去董事長職務,同時選舉獨立非執行董事尹海為董事長。

  華安財險——13年總裁辭職,高管班子集體大調整,擬公開招聘總裁、副總裁

  老十華安財險近期更是發生人事地震,當前其董事長、總裁均處於空缺狀態。3月27日,華安財險發布公告稱,任職長達13年的總裁童清辭職,由湖南分公司負責人李雲煥出任臨時負責人。同時,其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显示,華安財險高管數量當前僅有6人,副總裁數量也由5位縮減至1位,並取消常務副總裁職位。而在領導班子發生如此大變局之時,華安財險的解決辦法竟是外部招聘,公開信息显示,華安財險發布了總裁、副總裁招聘啟事,兩個職位各招聘一名。

  總體看來,財險前十強的核心高管均發生了一輪更換,但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公司是集團公司整體戰略調整后的調兵遣將,而有的是涉及違規事件后的被動倉促應對,有的是涉及退休等正常人事調整,而有的或是經營困局發生集體變更……除此之外,也不能否認的是,或許是因為身處這一片同樣水溫的市場,業務也較為同質化,從而這些財險公司也呈現出有趣的“同頻共振”。

  看似平穩下的轉型風暴

  戰略調整、風險暴露,以華安財險為例理解穩定排名不代表穩定未來

  同樣的市場環境、遊戲規則、業務模式,要想求生甚至求勝,必須要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但財險市場在經歷疫情期間的甜蜜之後,當前的局面更多是共同的煩惱,2023年保費增速回落,成本整體呈上升態勢,年底未能實現承保盈利,規模效益發展情況均不及去年。對此,戰略調整或可能帶來一線生機,但更直觀的是擺在面前的股權困局、風險暴露等難題。

  從戰略角度來看,無論是個人職業經驗使然,還是回應市場快速出招,新任“舵手”會指向新的航向,有多位高管公開表示過未來的轉型思路和發展方向。例如,以極其迅速升職的雷建明為例——其2021年加入中再集團任總裁助理,2023年8月獲批任大地保險總裁,2024年3月將出任大地保險董事長,據悉,其在赴任大地保險之後,就為公司定下“爭創一流”行動方案,並提出了“價值大地”戰略,同時還制定了公司数字化轉型規劃等經營方針。

  而不同基因的公司也有着明顯不同的風格,例如,即將趕超太平財險的眾安保險,自其誕生不久,行業就能充分感受到其生猛的態勢,而近五年也一樣,其保費收入一直維持着兩位數的高增長。

  除開樂觀看待可能帶來發展的戰略調整之外,對於當前的保險公司來講,更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出現經營上的問題,以及快速化解已經積累的風險,尤其是在當前加強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的監管態勢下,這一課題尤為重要,諸多險企本身風險亟需化解。

  以近三年看似穩穩的第十名——華安財險——為例,其在2023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显示,其最近兩期(2023年第二季度、2023年第三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C,其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74.78%、115.13%,分別較上一季度末下滑23及21個百分點,預計下季度將持續下滑。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華安財險不僅2023年的凈利潤為-11.66億元,而且經營上問題頗為嚴重,經營活動凈現金流-4307萬元,凈現金流為-1.89億元;同時,在合規性方面,償付能力報告披露,華安財險2023年還因各種違法違規行為被罰高達421.184萬元。此外,華安財險包括第一大股東在內的11家股東,均將其股份進行了質押或凍結,截止2023年年末,該公司股權質押比例高達83.97%;同時,部分股權陷入司法拍賣困境,多次折價出售均未成功。

  而股東和股權的困局,又是整個行業的共同難題,尤其在央國企加速剝離偏離主業的資產時,當前有能力又對保險有意願的“金主爸爸”,實乃少見。

  總而言之,比起近幾年的人身險業,財險業的確可以稱得上一句“平穩”,但對於它自身來說,深度轉型的難題同樣存在。但轉型之前,做好眼前的經營這一步就難住了很多公司。所以,即使躋身財險排名榜單前十,也並不意味着高枕無憂,除了競爭,更要“良好”發展,而理解市場的關鍵詞絕對少不了“不確定”和“變化”。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開戶!智能定投、條件單、個股雷達……送給你>>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財經APP

推薦閱讀: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