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汽油復興悖論 業內擔憂會步煤改氣覆轍

  乙醇汽油復興,是否會步”煤改氣“覆轍?

  種昂

  在環保重壓下,蓄勢已久的又一場能源革新已經啟動。

  一直以來,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油為主。在“煤改氣”之後,中國政府開始出台以乙醇汽油逐漸替代成品油的強制政策——2018年,京津冀區域開始推廣乙醇汽油,到2020年,全國基本實現全覆蓋。這意味着,從明年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陸續停售傳統汽油,一場空前的能源大更替即將展開。

  可當環保撬動這一市場的同時,中國乙醇汽油產業的現狀能否支撐激增的市場需求,這引起大家的擔憂。以龍力生物(002604.SZ)為例,這是國內唯一掌握第二代非糧生產燃料乙醇技術的公司,也是山東境內唯一一家定點加工企業。相比上百萬噸的市場需求,這家公司年產能卻只有區區5萬噸,且2015年和2016年連續虧損。

  現有的產能能否填補激增的市場缺口,乙醇汽油的復興之路會否重蹈“煤改氣”的覆轍?此時此刻龍力生物的現狀也儼然是整個產業的一個縮影。

  能源劇變下的供需缺口

  “周二去在德州當地政府進行項目彙報,周三要去國家發改委代表山東參加全國產業規劃會議……”當乙醇汽油迎來政策利好、產業發展即將面臨新一輪高潮時,龍力生物分管乙醇汽油項目副總經理王燕的日程表頓時擠得滿滿噹噹。

  上個月,王燕剛剛去濟南參加山東省發改委召集的行業會議。原本,整個山東境內只有龍力生物一家企業擁有生產燃料乙醇的資質,可在這次會議上王燕卻發現,共有14家山東公司紛紛提交了申請。面對激增的市場,他們急欲湧入,均想分一杯羹。

  王燕告訴《經濟觀察報》,龍力生物也正計劃再投建一個年產能10萬噸的燃料乙醇項目,目前正在前期製作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

  中國乙醇汽油的國家標準是採用90%的普通汽油與10%的燃料乙醇調和而成。眾多企業躍躍欲試,歸因於環保重壓撬開了市場的大門,中國乙醇汽油產業終於在今冬等來了空前的政策紅利。

  此前,國家發改委等十五部委剛剛印發《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2018年京津冀及周邊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開始推廣,2019年實現全覆蓋;到2020年,全國範圍內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

  緊接着,山東省、天津市最先發布了推廣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山東省出台政策要求,濟南、濟寧、臨沂、德州等8市在2017年全面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2018年3月30日前,山東還將針對這8個城市開展集中整治行動,為全省範圍內推廣打下良好基礎。天津市也下文要求,2018年10月1日起,全市開始封閉銷售車用乙醇汽油(即在規定的區域內,所有的批發零售企業全部改售車用乙醇汽油,不得銷售普通汽油)。

  這意味着,從明年起在京津冀和山東等多地將陸續停售傳統汽油。在“煤改氣”后,一場從汽油向乙醇汽油升級的能源大變革即將在中國北方率先啟動。然而,讓業界憂慮的是,驟然被打開的市場卻與現有的產能供給之間卻顯露出巨大的縫隙。

  根據山東及天津在推廣方案的預估,到2020年兩地汽油消費量均有1300萬噸/年,需要燃料乙醇130萬噸。目前山東只龍力生物有5萬噸的產能。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指出,預計2020年國內汽油用量將約為1.3億噸。按照10%的添加比例計算,燃料乙醇的需求量約為1300萬噸。目前燃料乙醇年產能不足300萬噸,市場存在1000多萬噸的缺口。

  市場供需之間形成巨大的缺口,與整個乙醇汽油產業多年來持續低迷不無關聯。從龍力生物這些年發展歷程就能窺一斑而知全豹。

  龍力生物原本是一家以玉米芯生產功能糖的企業。王燕介紹道,生產的廢渣如何處理一度是企業十分頭疼的難題。2006年一次機緣巧合,山東大學專家來企業考察,將廢渣取回檢測后發現纖維素含量很高,便利用纖維素酶技術,結合企業的自身條件,投建了燃料乙醇的項目。

  2012年5月16日,龍力生物投資1.66億元建設的5萬噸/年的纖維燃料乙醇項目建成並獲國家發改委核准,當年10月開始向中石化山東石油分公司、中石油山東銷售分公司供貨。“企業生產燃料乙醇是目前國內唯一具有二代技術的項目。它最大的優勢在於用生產功能糖的廢渣做原料,不會產生‘與人畜爭糧’、‘與糧林爭地’的現象。”王燕如是說道。

  根據原材料和工藝的不同,燃料乙醇被分成以玉米、小麥等糧食為原料的第1代;以木薯、甘蔗、甜高粱莖稈等為原料的第1.5代;以玉米秸稈等纖維素物質為原料的第2代。目前,國內市場燃料乙醇產能不足三百萬噸,上述三代技術的產能佔比分別為81%、15%和4%。

  獲得技術優勢、生產資質、進入石油分銷渠道的龍力生物本以為“纖維素乙醇是我國解決目前燃料乙醇原料來源有限、原料成本高等難題的根本出路,可實現我國能源安全、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經濟安全的多重目標”、“該項目會對公司未來業績產生一定积極影響”。

  從鼓勵到尷尬

  可誰能想到,這一產業經歷了市場爭議、政策搖擺,整個市場一度陷入了持續的低迷。龍力生物的投資非但沒有換來預期的利潤,反而出現了產能大量閑置、業績連年虧損的窘境。

  2001年,政府為了消化玉米陳化糧、保護农民種糧积極性,具有環保效應、能減輕石油進口壓力的燃料乙醇產業在中國應運而生。

  當時,政府批准了黑龍江華潤、安徽豐原、河南天冠等4家企業上馬燃料乙醇項目,並在黑龍江、河南、山東等地試點推廣。至2005年底,這4家企業規劃建設的102萬噸燃料乙醇產能全部達產。

  由於政府對於生產企業進行高額的財政補貼,在2004年至2006年兩年內,國內這一產業呈爆發之勢,提出的意向建設產能竟超過千萬噸。

  可是,當陳化糧逐漸消化殆盡,乙醇汽油“與人畜爭糧”、“與糧林爭地”的爭議隨即甚囂塵上。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就曾向國務院上書《為了保護糧食安全,建議立即停止用玉米加工車用乙醇汽油的報告》,建議停止用糧食生產燃料乙醇的試點項目,同時取消國家針對燃料乙醇項目的補貼。

  2007年,國務院召開關於可再生能源的會議宣布,中國將停止在建的煤化工項目和糧食乙醇燃料項目,在不得佔用耕地,不得消耗糧食,不得破壞生態環境的原則下,堅持發展非糧燃料乙醇。乙醇汽油產業經歷了第一次急剎車,龍力生物的二代項目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誕生的。

  因油荒肆虐、且項目有技術優勢,2012年龍力生物正式拿到定點資格,成為國內第六家燃料乙醇定點生產企業,也是目前產能最大的萬噸級二代乙醇企業。可是,由於上游生產企業受到政府審批管控,下游山東及周邊市場並未真正能夠封閉運行,整體產業規模始終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王延婷分析道,由於乙醇汽油穩定性稍差,只能存儲十天,無形中給流通企業增加了銷售壓力。同時,消費者普遍感覺,乙醇汽油比汽油相比動力不足,且腐蝕油路,在同等零售價格,沒有封閉銷售的情況下往往更傾向於選擇汽油。

  2016年,有調查人員曾走訪了山東濟南近20家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以及部分民營在內的加油站,結果沒有發現一家出售乙醇汽油。一位民營加油站負責人稱,此前乙醇汽油只賣了一年多,由於市場監督力度不夠,就換回銷售純汽油了。

  針對消費者懷疑乙醇汽油的動力不足的問題,生產企業試圖改變這一認識。龍力生物聯合其他7家定點企業共同出資600多萬元請清華大學等相關機構進行檢測。根據剛剛公布的檢測結果,動力性上,燃料乙醇的燃燒值與汽油的差異微乎其微。

  市場需求日漸萎縮,生產企業就無法實現規模效應。王燕表示,此前山東乙醇汽油均由安徽豐原供應,龍力生物建成5萬噸產能、獲得資質后,山東省每年只給予2萬噸的指標,企業產能利用率只有40%,約佔市場20%份額。現有的產能尚且大量閑置,龍力生物自然更沒有擴大生產規模想法。

  更讓包括龍力生物在內的8家定點企業難以承受的是,政府給予的補貼逐年減少並最終取消。為了推動這一產業,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曾於2004年聯合出台政策,對試點企業每生產一噸車用乙醇發給1880元的補貼,並且減免一切稅收。此後,這一補貼從800元/噸,減到600元/噸……並於2016年徹底取消。

  王燕介紹道,龍力生物形成了上游功能糖、中游纖維素乙醇、下游木質素一體化的產業,將玉米吃干榨凈。相比單純用玉米生產燃料乙醇,已大大攤薄了成本。即使如此,龍力生物目前企業生產的乙醇汽油成本只能勉強做到與汽油價格持平。

  市場上乙醇汽油與汽油零售是同等價格,定點企業賣給中石化等分銷渠道又是按照0.911的價格比例銷售。從2014年至今國際油價連跌不止,為保護农民國內玉米收購價卻幾乎年年上漲。在補貼遞減、取消后,乙醇汽油的生產企業普遍身陷虧損之中,開工积極性不高。

  根據龍力生物2015年和2016年的年報显示,乙醇汽油業務利潤分別為-2419萬元和-1613萬元。河南天冠集團一位內部人士也曾公開表示,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每噸燃料乙醇約虧損800元人民幣。即使有財政部的補貼也是微利而已。

  2017年12月13日,王燕代表山東前去國家發改委參加全國產業規劃會議。面對即將在全國範圍內啟動的這場能源革新,她認為,一個推廣政策開闢出乙醇汽油巨大的市場空間,但市場的真正啟動、產業的真正繁榮卻需要大量配套政策的扶持。她呼籲道,現階段推廣乙醇汽油一是要在區域內封閉推廣、強制實施;二是政府要給予生產企業合理的財政補貼。

  目前,美國政府給予一噸乙醇汽油補貼2000多元,其國內99%的加油站在售,一年產業規模近5000萬噸。中國產業規模居世界第三位,但年消費量不足300萬噸,差距巨大。

  當下,中國“煤改氣”后遇到了天然氣需求暴增、供應不急導致“氣荒”的尷尬。而乙醇汽油的利好政策同樣使得未來市場需求驟然提升,反觀目前這一產業卻面臨着產能嚴重不足、企業普遍虧損的尷尬。

推薦閱讀: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