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提醒!非法集資案高發 這十類理財千萬別上當

  所謂的慈善互助項目、金融創新投資平台,或者“消費返利”商城,您周圍有幾人參與?有無意識到這可能就是非法集資乃至赤裸裸的集資詐騙?

  23日,在銀保監會舉行的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上,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楊玉柱表示,當前我國非法集資案件數量、涉案金額繼續下降,但總體形勢依然嚴峻,呈現大要案高發、手段花樣翻新,認定難度加大等特點,公眾必加強警惕。

  當下非法集資有哪些特點?

  銀保監會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 楊玉柱表示,當前非法集資形勢有新的變化。

  1案件繼續“雙降”,但總體形勢嚴峻

  據統計:

  2017年全國新發涉嫌非法集資案件5052起,涉案金額1795.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8%、28.5%;

  2018年1-3月,新發非法集資案件1037起,涉案金額26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6.5%和42.3%,繼續保持“雙降”態勢。

  但案件總量仍在高位運行,參与集資人數持續上升,跨省案件持續多發,涉及多個省份乃至全國的重特大案件仍時有發生,總體形勢依然嚴峻。

  2發案“遍地開花”,大要案高發頻發

  當前,全國非法集資新發案件幾乎遍布所有行業,呈現“遍地開花”的特點,投融資類中介機構、互聯網金融平台、房地產、農業等重點行業案件持續高發。

  大量民間投融資機構、互聯網平台等非持牌機構違法違規從事集資融資活動,發案數佔總量的30%以上。

  案件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人口大省,但中小城市、城鄉結合地區、農村地區案件也在逐漸增多,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3手段花樣翻新,認定難度加大

  一些不法分子層層包裝設計所謂的項目和產品,以當下“熱門名詞”“熱點概念”炒作,誘惑社會公眾投入資金。

  一些無商品、無實體、打着“虛擬任務”名頭的案件陸續出現,許多非法集資藉助互聯網平台,近期還出現了完全藉助微信群等開展非法集資等行為,隱蔽性強、風險傳染快,風險不容忽視。

  此外,非法集資與傳銷、詐騙等犯罪相互交織特徵在一些領域和地區更加突出,農村地區非法集資“口口相傳”“熟人拉熟人”現象明顯,這些都給防範和打擊工作帶來更大困難。

  公安機關提醒:警惕這些“理財”項目!

  公安部有關人士介紹稱,2017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非法集資案件8600餘起,發案數呈現高位運行態勢。重特大案件多發,2017年涉案金額超億元的案件達50起,且動輒數十億、上百億元,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投資”、“理財”項目,務必警惕:

  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等為幌子的;

  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的;

  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為幌子的;

  以私募入股、合夥辦企業為幌子,但不辦理企業工商註冊登記的;

  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的;

  以“扶貧”“慈善”“互助”等為幌子的;

  在街頭、商超發放廣告的;

  以組織考察、旅遊、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

  “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服務器在境外的;

  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的。

  天上不會掉餡餅,

  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

  選擇正規渠道投資理財,

  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推薦閱讀: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