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青島”里的海信力量

  10月20日,萬眾期待中,連接嶗山和即墨、被譽為青島“最美地鐵”的地鐵11號線,終於完成了傳輸系統、電話、無線的建設和調試,實現了“通信通”,打通了全線試運營的最後一個障礙,而這一工作的承擔者,則是很多青島人意料之外的本土家電企業——海信集團。

  實際上,包括地鐵11號線在內的青島城市軌道綜合監控系統、交通信號控制自動優化系統和公交智能調度系統等,都是海信集團旗下的海信網絡科技公司在默默承擔。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海信集團通過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在電視連續13年保持國內市場第一、冰箱空調處於行業前列的情況下,依託核心技術突破,在智能交通、光通信、多聯機商用空調等B2B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今年前九個月,海信集團B2B產業佔比已經達到28%,利潤佔比高達58%,尤其是在智能交通領域,海信網絡科技公司已經連續八年全國市場業績排名第一。

  智能交通:減少的不只是擁堵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但城市隨着人口的高度聚集,擁堵和效率低下等“大城市病”也會日漸加重,那麼,什麼才能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呢?

  海信網絡科技給出的答案是:智能交通。

  相比國內其他城市,青島地理環境比較特殊,城市資源和交通主要集中於前海一線,南北“潮汐式”運行特點明顯,高峰期交通壓力巨大。對此,海信網絡科技在青島參与建設了智能交通高清数字監控攝像機1200台,布設了微波、超聲波、电子警察檢測點4000處,智能交通系統設備基本覆蓋到城市主幹道、高速公路及國省道。依託這些智能交通系統,青島公安交警部門在每個路口、每個信號燈、每處設施都設定不同方案。例如,大力推進信號燈配時智能化,對城區900個路口紅綠燈“量身定做”了配時方案,對48條易堵道路進行了協調控制,對527個交通信號進行了優化控制,對交通需求量大的8個主要商圈進行了區域需求控制,有效的提高了核心區域通行效率。此外,對179處路口路段實施了精準的治堵之策,實施了可變車道、潮汐車道、路口渠化和公交站點優化等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

  當紅綠燈的秒數可以根據道路車輛情況自動調整,當公交調度正在實現智能操控,不知不覺中,青島市民上下班的高峰時間其實已經縮短了1個半小時,智能交通系統不僅大幅緩解了擁堵,也大大增強了青島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運轉效率。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評價報告显示,2016年青島市區整體路網平均速度提高9.71%,通行時間縮短25%,高峰持續時間減少11.08%。“高德地圖”將青島擁堵排名由2015年的第9位降至第25位。2016年度青島市“三民”活動社情民意調查結果显示,市民對“交通出行”滿意度較2015年提升8.8個百分點。

  智慧城市:守護的不只是安全

  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城市都意識到,數據是最大的財富。而且,與傳統的互聯網數據不同,海信所掌握大數據,既來自互聯網,也來自自己的前端設備,在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可靠性上更勝一籌,一旦得到有效挖掘和利用,就會釋放巨大的應用潛力。

  為提升城市的交通運行效率,促進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海信基於大數據建立了數據魔方,對交管業務數據進行匯聚、清洗、關聯、碰撞和挖掘,實現傻瓜式查詢、智能化分析研判、靈活性的技戰法、可視化展示和自定義報表打印,滿足基層實戰、高層決策的需要,真正做到“數據隨用即得、戰法隨想即成、應用隨需而變、警務效能倍增”,為交通管理部門進行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在公共安全等行業的應用中也發揮着極大作用。

  例如,當案件發生時,以前偵查人員面對體量浩大的視頻數據,一一查看太費時費力。而現在,只要在海信搭建的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平台通過關鍵字“搜索”視頻,如輸入“男”“中年”“藍色上衣”,系統便會快速反饋所有符合條件的人物圖像和視頻片段。

  2016年5月份,在青島某城區的多個居民小區內,連續發生盜竊車內財物案件10餘起,社會影響較壞。青島公安部門迅速圈定了同類案件時空數據,通過大數據系統“自定義碰撞”模塊自動篩選同時在兩個案發時空出現過的可疑車輛,通過“自定義碰撞”模塊,鎖定一黑色嫌疑車輛並獲取車牌號(魯BN867A),通過平台比對,發現該車涉嫌套牌,有重大作案嫌疑,然後,根據該車年檢標誌、環保標誌和保險標誌的特徵,通過平台“按特徵搜車”模塊,發現該車另有一車牌,且也為套牌(魯FCW516),隨後警方對該嫌疑車輛進行了24小時實時動態布控,迅速在振興緣賓館門口成功將犯罪嫌疑人劉某亮抓獲。

  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不僅是工作效率的提升,更關鍵的是分析決策過程的科學化。作為公司業務開拓的新興領域,海信網絡科技還承建了青島市政務大數據和雲平台,陸續將青島市15家委辦局共計160餘辦公環境業務遷上政務雲平台。

  所謂雲平台,就是運用雲計算技術,讓政府各級部門在該平台上實現資源整合、數據共享,從而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提高辦公效率;而大數據則是通過分析計算,為政務決策提供依據,二者結合,極大地為政府節省了人力、物力資源。

  長期以來,公共數據和电子政務多頭管理,帶來了“數據孤島”和“業務割據”問題,給市民辦事帶來困難,經常辦理一個業務需要跑多個單位。而青島政務雲已經把各單位的數據和業務辦理統一到一個平台,未來平台也聚焦於大數據處理和政府業務的高效互通,通過集中整合政務和公共數據資源,將大數據分析的結果,應用於城市治理、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等方面,實現“一體化政府”和“一站式服務”,並最終服務於市民,未來市民辦業務也不用再擔心“跑斷腿”。

  智能未來:改變的不只是青島

  目前,隨着越來越多的公司湧向這片藍海,隨着越來越多的城市向“智慧城市”靠攏,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也已成為新時期托起智慧城市發展的強力引擎。

  48年來,海信一直以圖像數據處理為核心技術,1998年,海信才成立網絡科技公司,開始進軍智能交通市場,圖像數據處理這一核心技術在智能交通領域迅速得到放大與延伸。

  2005年以前,泰科、西門子等國外廠商把控着這個領域市場的主導權,信號機約十幾萬一台,尷尬的是,這些“洋貨”貴還不好用,由於國外廠商做的產品沒有在中國各個城市實際考察,電網的不穩定、人車的交通混合流讓這些洋貨“水土不服”。海信網絡科技針對中國道路實際情況,做了三大類、25種信號算法,根據不同場景都設置了信號控制策略,研發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並在北京奧運智能交通系統招標中“一戰成名”。

  如今,北京的奧運村區域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安定路、朝陽路的快速公交系統,都是海信網絡科技那時搭建的。從那以後,2009年濟南的全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2014年青島世園會、2016年杭州G20峰會等幾乎所有大型活動的承辦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統,都由海信網絡科技參与搭建。

  目前,除了青島之外,海信的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產品與解決方案已成功應用於全國100多個城市。全國39個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中,其中28個城市都在應用海信解決方案,佔比達71%。這幾年來,海信持續在智能交通技術上進行研發投入,形成了在城市交通、交通運輸、軌道交通、航空樞紐等細分交通業務板塊,並且建立了行業內最大規模、最強實力的研發隊伍,擁有了行業內最強的創新能力。2014年,科技部批准了依託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組建國家城市道路交通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成為唯一一家在智能交通領域依託企業建立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推薦閱讀: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