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監管風暴重塑行業生態 去年開出910張罰單

  補監管短板、懲違規行為、開高額罰單,保監會去年以來掀起的監管風暴正重塑行業生態,推動保險業去偽存真,加速回歸保障本源。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仍是保險監管“大年”,監管“長牙齒”將持續震懾行業違法違規,糾偏行業急功近利心態,推動保險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監管“長牙” 補齊短板

  保險業正經歷史上監管最嚴的階段。各類罰單、監管函數量激增,而且制度建設快步跟進。

  在補齊監管制度短板方面,保監會去年陸續出台制度24項,修訂製度4項,增補條款42條、修訂67條、刪減34條。保監會對公司治理、保險資金運用等8個重點領域的監管規劃路線,明確了中後台業務、償付能力等8個方面是監管機制薄弱環節。

  防風險是嚴監管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7年,保監會首次開展覆蓋全行業的保險法人機構公司治理現場評估,涵蓋中資保險公司130家、外資保險公司51家。同時,保監會多次發文,明確提出了“把業務擴張激進、風險指標偏離度大的異常機構作為監管重點”。這一“定向監管”的嚴厲舉措極為罕見,凸顯了監管對激進險企的管控決心。

  在保險監管制度籠子層層織牢、織密的同時,保監會及各地保監局開出的罰單量也創下歷年最高紀錄。據統計,保監系統共披露910張罰單,其中保監會公布44張罰單,各地保監局公布866張罰單,罰沒金額超過1.1億元。

  此外,2017年保監會共發布37張監管函,共涉及33家保險機構,其中保險集團1家,財產險公司12家,人身險公司18家,健康險公司1家,資產管理公司1家,涉及公司治理、產品設計、電話銷售及互聯網銷售等一系列問題。

  保監會官員多次強調,各項監管政策要嚴格貫徹落實到市場中去,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格處罰,嚴防風險,加大處罰力度;要強化問責機制,強化主體責任意識。法律責任人和合規負責人是做好保險法律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堅持獨立審慎的職業操守,把好公司重大決策事項的法律合規關。

  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控

  保監會嚴監管打出的一套標本兼治的“組合拳”,催生了行業新變化。

  業內專家稱,在一系列監管“組合拳”下,保險業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控,重點領域和問題公司的一些突出風險得到有效化解,存量風險逐步消化,增量風險得到嚴格控制。目前,保險業各項主要指標運行平穩,風險抵禦能力穩步提升。保險業償付能力總體充足,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53%,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1%,顯著高於達標線。

  產品結構得到優化。人身險長期保障型產品佔比持續上升,萬能險佔比逐步下降。2017年1-11月,萬能險累計新增交費為5536億元,同比減少50.69%。人身險長期保障型產品佔比持續上升,萬能險保費佔比處於低位。同時,保險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保險業違法違規經營活動受到嚴厲打擊,各類突出的市場亂象得到有效整治。

  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顯著提升。在為實體經濟提供中長期資金支持,服務國家戰略等方面,保險資金將進一步發揮其長期資金優勢。

  業內人士預計,2018年,保險業仍將保持穩健增長。保費方面,保險產品需求依然廣闊,健康、養老等險種未來空間很大。利潤方面,主要受益於準備金折現率上行帶來的利潤釋放,同時剩餘邊際攤銷的加速都可以保障2018年上市險企利潤的增長。未來保險股的價值會隨着內含價值的增長獲得穩步的提升。投資端,2017年以來保險資金投資於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均保持在13%左右,如果2018年投資比例維持13%,並考慮部分資金投入港股市場,預計給A股帶來增量資金約2900億元。

責任編輯:楊群

推薦閱讀:8.4